本文摘要
建成教育强国远景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目标细化分解为指标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构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其前提和基础是从本体论、系统论、价值论和世界坐标系中多维度认识和整体把握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由国家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服务贡献度、教育满意程度、教育世界影响力等领域核心指标组成,涵盖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和保障性指标。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应用,有赖于研究开发监测工具与方法,建立基于动态监测的预测预警与改进机制,提升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明确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这一远景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目标细化分解,构建指标体系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而构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正确把握教育内外部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准确、全面、深入理解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个目标宏伟、内涵丰富、动态发展的过程,涉及面广、复杂性强,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关联、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密切联系,关乎人民利益、国际地位,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理解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一是教育系统自身强。这是从本体论上认识教育强国,在我国人口和学龄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背景下,关注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程度,把改善教育供给与增加教育公共产品作为重要衡量。二是教育服务贡献大。这是从系统论上认识教育强国,把教育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关注教育对国家人力资源水平提升的贡献,把教育强国作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强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三是人民满意度高。这是在价值论上深入认识教育强国,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国家衡量教育价值的根本准则。四是世界认可度高。这是在世界坐标系中认识教育强国,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2030目标与我国的率先行动,把体现中国教育自信、中国教育特色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重要衡量。“现代化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而普适的概念”,中国式现代化为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支撑。这四个维度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教育强国四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对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指标开发提出新要求。指标是反映过去和当下发展水平与状态的灵敏器,同时是未来发展的导引。“随着‘发展’理论的不断演进,衡量发展水平指标的选择也应不断创新。”在过去的十年间,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到各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教育发展主要指标不断更新,提出了不同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形成了教育发展指标的更新表或者说图谱,反映新理念新要求的指标陆续浮出水面。与此同时,关于教育指标反思、指标改进的研究不断增多,不符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指标应被废止或修订。指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其开发与应用是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理解教育强国四个维度内涵基础上,构建内容逻辑清晰、功能导向明晰的指标体系,采用灵敏度高、可比性强、数据信息可获得的核心指标,并应用指标开展动态持续监测,其价值正是在于及时判断和整体把握全国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我国教育在世界教育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融入国家现代化大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支撑。
一、教育发展水平:指标深化拓展势在必行
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在教育强国指标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旨在综合衡量教育事业发展本身是否强。只有教育自身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才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从指标内容看,新时代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包含教育普及与公平、结构与质量、体系与条件等,每个方面指标功能及其类型不尽相同。同时,从历史方位来看,伴随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与过去一个时期相比,每个方面的指标内涵朝着深化拓展的方向发展,这在教育强国指标开发与应用中特别需要予以关注。
(一)教育普及与公平
教育普及与公平是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随着国家安全和竞争力重要性凸显,深化拓展教育普及内涵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关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普及的内涵不再只是各级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而是包含国家语言文字普及率等,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语言文字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战略资源,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在此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更全面、更充分,普通话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普及率显著提高,成为面向2035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目标。
而在反映各级教育普及程度的指标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日趋重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实现均等化,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事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也是我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指标,具体包括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融合教育资源覆盖率及残疾儿童少年接受15年教育的比例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等常用的国际可比指标。2019年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7.8%,但仍处于普及化阶段初期,与处于普及化阶段后期的国家相比存在差距。从现在到203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关乎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普及指标。
(二)教育结构与质量
与普及与公平不同,教育结构与质量属于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发展性指标。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教育强国需要重点关注青少年科学教育与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水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水平等指标,并发挥指标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以及城乡、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等目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广大青少年是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群体,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尤其是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和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是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以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为牵引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科学素质发展差距,进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水平的提高是教育强国建设的迫切使命和重要标志。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水平,与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而放眼世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水平是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重点关注的国际可比指标之一。在全球坐标系中,中国在PISA等国际公认的教育质量评价中的表现,反映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作为整体参加PISA取得优异成绩,但在平均校内课堂学习时间与学习效率、城乡教师教学技能差异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
(三)教育体系与条件
教育体系与条件,是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保障性指标。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保障性指标必然超越传统的师生比、平均班额等偏重硬件的指标,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点关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建设水平。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根本要求,是按照科学教育评价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力制度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充分彰显的重要表现。而教育条件方面的指标则按照以强师之策夯实教育强国之基、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战略思路,关注重点是中小学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高校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及占比、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以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教育服务贡献度:指标引领功能高度凸显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尤其是围绕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统筹,亟待加强教育服务贡献度指标的开发并充分发挥引领功能。国家创新发展和世界人才高地建设对教育功能提出更高要求,提高教育服务贡献度成为教育强国的重要衡量。目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坚实的教育基底在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亟待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教育贡献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得到彰显。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服务人力资源水平提升和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增长,构成新时代教育服务贡献度的双支撑。
(一)服务人力资源水平提升
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还是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都需要通过教育提供充足、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七普”数据显示,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数量,由2010年的8930人上升为2020年的15467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条件。但与发达国家劳动力人口素质相比存在差距。202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9年,低于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到2025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的目标。
人力资源基础支撑水平,是反映教育服务贡献度的基础性指标,既关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层次结构适应度指标,又充分考虑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等国际比较指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更加显著提升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快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提高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层次结构适应性、毕业生服务重点行业领域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分层分类培训、继续教育和多样化的途径,从调整存量上提升人口和从业人员的生活、生产技术技能与知识掌握、运用水平,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升的双轮驱动。
(二)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增长
随着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教育服务科技创新面临新需求,尤其是提升教育在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以及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等方面的贡献度。尽管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创新型教育模式转变,但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和市场需求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高校尚需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提高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双一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亟待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服务创新发展能力,是反映教育服务贡献度的发展性指标,主要是按照四个面向要求,重点关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效、高校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水平等核心指标,强化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随着我国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教育在服务和支撑区域发展中有着巨大空间,尤其是围绕国家统筹布局的“四点一线一面”,大力推进区域教育创新试验,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标志。随着教育强国步伐加快,教育对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的贡献度指标,其引领驱动功能将高度凸显,成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类型。与教育系统内部指标不同,教育服务贡献度指标属于复合型指标,与人力资源开发、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高度交织和密切关联,这对监测方法与机制创新提出相应的新要求。
三、教育满意程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重要指标衡量
建设教育强国,落脚点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享有的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长,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越来越强。因此,在新发展阶段,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上面临着新使命。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是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社会更多提供再就业培训机会的过程,是让教育成为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予更多人生出彩机会、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把教育满意程度作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中的重要衡量,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与客观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不同,衡量教育满意程度的指标主要为主观指标。顺应新时代人民对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既有基础性指标又有发展性指标。
(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
反映人民满意的基础性指标包括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评价推动省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针对我国教育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比较突出的问题,既有赖于政府充分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时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满意度,重点衡量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与提高县域高中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推动构建新型城乡教育关系,系统性针对性解决城镇挤、乡村弱、县中塌陷等问题,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为满足公民更高层次需求、保障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所必需但市场自发供给不足的公共服务,政府通过支持公益性社会机构或市场主体,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重点领域非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发展,实现大多数公民可以承受价格付费享有。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涵盖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与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满意度、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与满意度、经常性参加教育活动老年人比例与老年教育服务满意度等指标。
(二)全社会支持教育的氛围及满意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民畅享水平及满意度
反映人民满意的发展性指标由全社会支持教育的氛围及满意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民畅享水平及满意度等指标构成。此类指标设定旨在引领各级各类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加快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打破信息孤岛、资源孤岛,加强全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整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深化应用,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让全体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和应对变革社会的能力素养得到提升。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政务公开、数字中国的建设,公众参与教育事务的意识、维护受教育权的需求将不断增强。提高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水平,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良好生态的内在要求。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民畅享水平则是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共治共建共享的重要标志。
四、教育世界影响力:从大国到强国指标的必然转向
教育不仅是促进个体社会性、现代性提升的服务供给,而且是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提升的支撑。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对于新兴经济国家和发展中人口大国,教育发展的比较优势越发明显,为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形成重要基础。面向2035建成教育强国,需要顺应全球教育发展趋势,与联合国教科文《教育2030行动框架》目标有机对接,在世界坐标系及对比中做强中国教育优势、展示中国教育自信、凝练凸显中国教育特色,从而加快建设能支撑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提升、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教育强国。
伴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教育发展历史方位的变化,提升教育世界影响力成为从教育大国指标转向教育强国指标的必然要求。在学术界,关于教育强国的认识与研究,是从教育大国研究转向而来,并同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强国等研究交织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教育大国研究主要限于高等教育大国且文献量有限,但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得到广泛讨论,教育大国概念外延扩展到各级教育,《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是标志性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关于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研究、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研究呈现不断增多态势,在研究取向上从关注教育规模体量转向关注教育在世界的影响力,在指标上注重采用国际可比指标,注重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的比较。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多方位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是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路径选择,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实现水平
这两项是反映教育世界影响力的基础性指标。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包括国际优秀学生来华留学规模与质量、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牵头组织水平等核心指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打造国际留学中心,吸引国际优秀学生来华留学,使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留学目的地国家。而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牵头组织水平,则反映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状况,是指我国高校牵头组织的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大科学研究项目的数量。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作为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领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性增加。尤其是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影响以及疫情叠加影响,世界教育面临着一场新变革,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存在阻力。根据OECD评估报告《通往2030年的曲折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距离》,经合组织国家并不能确保到2030年实现教育目标,因为目前有太多儿童、青年和成年人缺乏成为参与公民和过上更好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迅速蔓延带来的卫生危机也对教育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主动变革、积极作为,深入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大倡议、重要议程、重点计划,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实现2030议程注入新动力。因此,把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纳入教育强国指标体系并突出我国优势与特色,既是时代所需,也是我国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扩大教育世界影响力的内在要求。
(二)教育文化软实力
教育文化软实力是反映国家教育世界影响力的发展性指标。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不只是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使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我国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其中,中国学校、中资企业和机构在海外举办国际学校的数量与质量成为衡量我国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十四五”时期,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纷纷提出赴海外办学目标或作出部署。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是提高我国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与多边组织的合作,增进次区域教育交流合作。国际组织在中国落户数以及国际组织中中国籍职员的比例,是衡量我国与国际组织合作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为作为促进国际合作、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国际组织的落驻,以及一个国家国际组织中职员人数增多及比例提高,势必会促进落驻地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提升,推进其外向型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另外,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不断提高中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创建更多全球学习型城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2022年全球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正在学习中文的人超过3000万。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为提升教育世界影响力创造了更大机遇。
结语
指标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近年来,教育发展指标在区域、国家及全球等不同层面的开发和应用都得到了推进。在各层面指标中,国家层面教育发展指标的意义愈加凸显。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以及我国履行2030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出了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时代课题。在总体框架上,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由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服务贡献度、教育满意程度、教育世界影响力等方面构成。现有教育指标的内容亟需迭代升级,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的统筹思路与重大任务,提升指标适切性和针对性,切实发挥指标引领作用。同时,指标类型有待拓展,在应用客观统计指标的同时,注重应用反映人民满意状况的主观指标。
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应用,有赖于研究开发监测工具与方法体系,形成教育统计数据、抽样调查数据、国际权威数据等多源数据底座,建立监测分析模型、预测预警与改进机制,确保动态监测结果可信可靠,可有效支撑国家教育科学决策与精准施策。为此,构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不能陷入技术主义倾向,而是在治理的逻辑上推进指标体系应用,加速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依托“全国一盘棋”制度优越性,举全国之力集聚资源,健全大国办教育体制机制。鼓励允许部分地区聚焦瓶颈难题,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教育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汇聚、教育精细化治理体系、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率先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开放创新,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长三角教育现代化发展、黄河流域九省区教育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教育服务东北振兴、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等方面努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和服务创新能力。
二是建立教育强国监测评估制度。遵循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规律和阶段特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部际协同监测评估机制,在监测评估中不断完善核心指标,将教育事业发展新要求切实转化和纳入监测评估范畴,充分发挥核心指标的导向作用,逐步构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强国指标体系。
三是创新教育强国监测评估方式。探索使用信息技术方法,深入挖掘权威数据信息,广泛开展专家意见征询,综合判断形成监测评估结果,提高教育监测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发挥教育专业研究机构和高校智库等方面的智力优势,建立和形成一支专业化的监测评估队伍。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相关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展示、查询服务的智能化,为国家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供支撑。
四是建立教育强国数据信息服务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和公开制度,建立教育强国监测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形成并完善监测评估年度报告制度,通过分层分类反馈机制和报送制度,实施分级预警预报机制,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支撑精准施策。完善国家教育大数据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全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教育。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